织明_第一百一十九章:投靠,顺我者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九章:投靠,顺我者兴[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无极小说吧] http://m.wj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松山堡城蓟辽总督临时行辕内,各镇总兵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聊着这几日的战事,基本上就是以张诚和吴三桂为中心,形成了两个小圈子。



记得初到辽东时,张诚身边只有陈九皋、王朴等寥寥数人,再有便是符应崇、郭英贤等几位副将、参将与他亲近。



当时,是他主动向杨国柱这一边靠拢,毕竟,他虽然自成一军,但在名义上他还是宣镇副总兵,还是在杨国柱统帅之下。



那时以宣镇杨国柱、辽东吴三桂、蓟镇白广恩为中心,形成了三个小圈子,而神机营前营总兵陈九皋则在这三个圈子中游刃有余,各方都与他相处融洽。



毕竟谁也不想得罪他这个京营中的红人,虽然到那边都受欢迎,但陈九皋却颇为念旧,仍是与张诚最为亲近。



尤其是现在他更与张诚形影不离,只要相见就黏在张诚身边,在他心里张诚的分量与重要,甚至都超过总监军张若麒了。



再有,山西总兵李辅明现在也与张诚十分的相近相亲起来,前次他想分夺宣镇兵马而不得,心中着实懊恼了一阵,他更是因此而暗恨起张诚。



但使他没想到的是,在张诚得到陈新甲密书传信,朝廷应允他暂代宣镇总兵,等辽事结束便会再下旨由他继任宣镇总兵的消息后,便寻到李辅明主动示好。



张诚在私下里对李辅明表示,宣大三镇官将兵马自来一体,他将来若是受命统领宣镇援辽兵马,自不会坐视他李辅明无兵可用。



他更表示待诸事议定之后,不惟拨出一、二营宣镇兵马交由李辅明暂时统帅,更会在今后战事中,与之共同进退,功过同担。



面对张诚如此承诺,李辅明自然心花怒放,他当时的心情恨不得马上生出个女儿来,好报答张诚的提携之恩。



可惜,他也知道这只是空想罢了,就算他有时间生,至少也要十几年后,到了那时还不知道人家张诚看不看得上!



行辕大厅内,大同总兵王朴、神机营前营总兵陈九皋、山西总兵李辅明三人都围在张诚身边,窃窃私语的谈论着如何攻打鞑贼阵地。



这种话题自然是离不开神机营的火炮,每每谈及前次大战炮击娘娘庙清军阵地,时不时的就爆出一阵大笑。



因为张诚车营的炮车,只在前次大战之时小试牛刀,并未在真正的大战中发挥出该有的威力,反而被他们所忽视。



陈九皋似乎找回那种久违了的感觉,在众人夸赞中颇为自得,似乎又回到与张诚初见时那样,对王朴与李辅明等人夸夸其谈,更许诺临战之时,必定以强大火炮支援他们两镇兵马。



王朴对于神机营的炮火支援虽也期待,但他更希望与虏贼沙场对战之时,自己麾下的大同军能与宣大军并肩杀奴。



一想到李辅明与虏贼对战,差点全军崩溃,幸而张诚率着麾下宣北军步骑及时赶至,否则不止山西兵马溃逃殆尽,恐怕连李辅明自己都是性命难保。



可张诚的宣北军马驱战车急进,就解了李辅明的危局,更是一路追击鞑贼,放眼松山城内外十余位总兵大将,还有何人麾下军马有此战力。



此番最大功绩,便是斩杀鞑贼固山额真两员,其一是宣府参将郭英贤斩杀何洛会,其二是宣府游击张广达斩杀准塔。



若是对比起来,张广达似乎还更胜一筹,那佟佳·准塔可是满洲正白旗固山额真,那可是奴酋黄台吉亲封的满洲“巴图鲁”啊!



这又岂是一个蒙古正黄旗固山额真何洛会可比?



就算何洛会也是满洲虏贼,那又如何?



他毕竟不是“巴图鲁”!



别看王朴治军打仗都不行,但人家也是有些本事的,就好比陈九皋与符应崇二人善于交游一般,这王朴不但善交游,更是有眼光。



再怎么说他也是统军多年的大将,虽然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像样战绩,但没吃过猪肉,不等于没见过猪跑!



同时,王朴治军打仗不行,并非是能力不行,他只是舍不得钱财粮谷来养军罢了,就如同其他各地镇帅那般,贪污克扣本就少得可怜的军饷钱粮,然后拿出大部分养一些家丁,充作打手和护卫。



其实,鬼灵精的王朴心思最为活泛,典型的不吃眼前暗亏那种货色,这种人都极有眼力见。



他也是早就瞧出张诚麾下军马与众不同,先不说盔甲军械,战车铳炮,就宣北军各营军士那股子精气神,稍微有点心自然就能发现,他们与别营将士的不同。



只是有些人把张诚视作另类,甚至视作自己等人的威胁,把他麾下将士们的强军表现也视而不见罢了。



王朴可不管那些,更何况他早在崇祯十一年时,就已与张诚相识,而且大家又都是宣大兵马,本就是一家人。



按王朴的说法:一家人,怎可说两家话!



所以这一次,他决定无论如何,再也不离开张诚身旁了。



同时,王朴也看到了杨国柱所操练新军的坚毅,还有就是顽强的战斗力,若是换做他自己麾下的兵马,恐怕早就在虏骑冲击下溃散,根本就等不到张诚宣北军赶来救援。



因此他也暗下决定,待此番援辽事毕,回到大同镇后,就算下些血本,也要效仿杨国柱,操练起一支能打敢战的新军来。



几人虽各有些小心思,但中心议题还是在如何解锦州之围。



张诚在几人闲聊之时,一直沉思,突然说道:“石门山贼敌虽少,然寨墙坚固,又是居高临下,确为易守难攻之地。”



王朴在一旁也点着头,应道:“除却寨墙坚固,壕沟宽且深,贼奴弓矢刁钻,最是难防,而今更是操炮者众,越发不易攻打。”



连日里他与张诚一同攻打黄土岭清军阵地,就深深地感到自己的有心无力,此前自己不太重视铳炮,认为那些玩意华而不实,真用起来就跟烧银子似的。



可他却没有想到,如今这鞑贼阵中竟也有如斯铳炮,几日里,轮番攻打黄土岭,他大同军根本进不了前,早早就被清军阵中铳炮轰了下来。



反倒是张诚麾下步军,推着轻便炮车,或是几人抬着小炮,冲上去就敢于跟鞑贼对轰,而且他更是发现,张诚麾下将士所用的铳炮极其精良。



不止火铳打得很远,就他营中那些铳炮竟很少有炸膛之虑,连轰连射,轮番交替,竟可半个时辰不停。



简直叹为观止,不可思议!



如今吃亏了才发现,相比张诚的宣北军战斗力来说,自家的大同军也实在是太薄弱了。



他的军队都是大明旧式军队,只靠少数家丁精卒作为核心战力,带着一帮子军卒打仗,对上强悍的清兵,往往败多胜少。



往常还可凭借为数不多的三眼铳和小炮,结阵据守,而今鞑贼的铳炮竟是比自己的还要猛烈,这让他深深沮丧。



若不改变自己麾下将士的装备和士气,以后还打个屁的仗啊!



特别此次松锦大战,不说与张诚的宣北军相比,便是与杨国柱操练出来的新军相比较,这差距,都已经很明显的暴露出来了。



他与杨国柱同为打老仗的官将,而且他的大同镇也是一个大镇,却越来越被各人远远抛在后面,这就叫王朴深受刺激?



他决定,待此间松锦大战结束之后,自己回到大同镇内,怎么也得想方设法编练一部新军出来,就算不与张诚所部相较,至少也要有杨国柱新军的战力。



同时,他还暗暗决定,此战之后,定要到宣府镇城寻张诚好好结交结交,最好再从他那里弄些精良铳炮来。



这边个人闲聊着,另外一边,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身边也聚集着一些军将,如山海关总兵马科、辽东副将祖大乐等都聚在他的身边,一起畅谈。



辽东总兵刘肇基更不用说,他虽然心中忧虑吴三桂将来怕是要取代他的位置,因此暗中也与张诚接触颇多,他想着的是为自己留下一线后路。



将来若真是在辽东被打压排挤得厉害,呆不下去的那一天,也好有一个容身之所,就算不为自己,也要为追随自己经年的这帮子弟兄们考虑。



在他看来,张诚与吴三桂年岁相当,且无论是从个人能力、声望上来说,也基本是旗鼓相当。



虽说目前看来,似乎张诚略胜一筹,可刘肇基确是心中清楚,吴三桂本就是辽镇军头世家,背后更有祖家的支持。



第一百一十九章:投靠,顺我者兴[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