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_第八十三章 招揽人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三章 招揽人才[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无极小说吧] http://m.wj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面对吴大郎君的相邀,章越最后还是没有答允,谦辞而去。



吴安诗也是没有意外,他对此子的性格早有些了解,总是那么小心谨慎。



事实上,吴安诗真也想结识这兄弟二人。



之前章惇之事,在京里轰动很大。



嘉祐二年这一科龙虎榜不用多提,连魏国公韩琦都说“有二苏在,怎么还有那么多考生敢参加考试?”



不过二苏这一次科考的名次却不太高。



进士科要考四场,而且是逐场淘汰制,诗赋为第一场,论为第二场,策为第三场,帖经为第四场。



是梅尧臣拿了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给欧阳修看,欧阳修看了很是喜欢,然后将对方诗赋拿来看,发现已被其他考官淘汰了。于是欧阳修将苏轼的论拔为第二,这才将苏轼重新拉了回来。



最后苏轼以四甲及第。其弟第五甲守选。



章惇省试名次极高,但殿试时却以名次不如其侄弃旨。



这要说到‘大小宋’宋祁宋庠兄弟的故事。宋祁宋庠兄弟同年科考,殿试之时,皇帝本打算点弟弟宋祁为第一,哥哥宋庠为第三,但太后认为弟弟在兄长之上,不合规矩,于是让哥哥宋庠取代弟弟,成了状元,宋祁不仅丢掉了状元,反而被安排为第十名。



但到了这一科,章惇明明身为叔叔,为何却又在侄儿之下。虽说这侄儿年纪还比自己大了近十岁,但是按照辈分而论,一句话凭什么?



有的人以为此举无行狂妄,有的人反是有几分欣赏,读书人就应当如此视功名如粪土,而吴安诗则属于后者。



至于三郎对章越的认识,倒起源于陈升之对他的看重。



于是吴安诗顿时有了些兴趣,他也派人打探过章越在经生科的成绩。



不问不知,一问倒令吴安诗很是吃了一惊,于是今日他破例宴请章越至此也是想为日后与两个兄弟结个善缘如此。



倒是章越全然认为的吴安诗是因为他兄长的缘故,这才爱屋及乌如此。反正章越这半年来,以及对章二郎之弟如此的名号已是习惯了。



稍有些成就,或别人夸奖他几句,他都认为是二哥之故,不是对着自己来的。总之弄得都成了心理疾病了,问题是章越自己都还没发觉。



半年来已习惯莫某弟弟的称呼,总有人要拿他们二人比一比,自己正常操作,旁人道一句不过如此啊,自己超常发挥,旁人道一句某某弟弟应该如此。



如此似已对自己的夸赞,简直莫名其妙哦。



不过章越也不是真心推辞,这不借书完,还有还书不是,那时候就顺理成章和人家章大郎君套套近乎。



章越回去时,雪已停了。



吴大郎君酒酣耳热之后,也是回堂,此刻他酒劲上涌,不由坐在那歇息,然后命人给他捏着额头。



此刻十七娘与湖绿衫子的女子正走向堂上。



但见此堂四面开轩,门前黑漆的落地柱矗立,堂前还有几株数人合抱的参天大树,夏日时枝叶如盖遮蔽于此,眼下到了冬日树叶掉光,也是积了许多的雪。



走入堂上但见器具景物都透着富贵气象,而这等气象非十几年可至,唯有吴家如此三代官宦人家,方才有的。



“见过吴大郎君(哥哥)。”



“无须多礼。”吴安诗在族里排第九,但在家里却是吴充长子,喜他人唤他大郎君。



见兄长酒醉成这个样子,十七娘回过头去问道:“徐妈妈醒酒汤熬好了么?”



一名跟着十七娘的妇人欠身道:“依着吩咐一直温着。”



“那服侍哥哥喝下去。”



吴安诗喝了醒酒汤,神色稍稍清醒一些。



屏退了左右后,十七娘道:“哥哥,你也少喝些,喝多伤身,嫂嫂也会怪罪你只喝醉不知诗书了。”



吴安诗道:“吾不喝酒还能如何?今科科考不顺,只好望着朝廷的恩荫了。章家妹妹也算半个自家人,说出这话来,我也素不怕你笑话。”



见一旁十七娘的愠色,湖绿衫子的女子已笑道:“大郎君腹有锦绣,胸有万丈,只是与我一般不喜读书罢了,舍此科考此道正好,不必再蹉跎于故纸堆里。”



第八十三章 招揽人才[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