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综之大成就_第三十七章 天下大势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 天下大势[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无极小说吧] http://m.wj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嘶。”倒吸了一口冷气,陈静仪一个按捺不住的直接就发起了声讨。“你这话也太不负责任了吧。你知道你教会人家的东西到底有多离谱吗?”



离谱,这是陈静仪唯一能想到的形容。作为一个后世人,她可太明白曹玮那番建议的威力了。



而曹玮对此倒很是自得,他表示。



“要的就是这么个效果。如果没有这个效果,那我还怎么语不惊人死不休,怎么让人家陈总舵主去扭转乾坤?”



以扭转乾坤这个大命题为目的,曹玮分别提出了内外三步走战略。



首先于内第一步是控制天地会发展,由城市转入乡村。



在封建统治力量薄弱的乡村地区积攒有生力量。而于外,则是固守琉球。依托琉球向南洋地区扩散。开垦荒地,发展舰队,进而寻找机会垄断东西方海上贸易。



前者是为了减少天地会在清廷眼中的显眼程度,为天地会的壮大提供条件。毕竟讲道理,原来天地会替天行道的那一套根本无济于反清复明四个大字,成天只知道琢磨刺杀什么贪官污吏的草莽们严格来说在变相维护着满清政府的统治。



也就是清政府底下的官僚没有一个是屁股干净的,不然指不定会有人提出来给这些江湖侠客立个牌坊、发个锦旗什么的。



这可是来自于人民大众的义务劳动,不求名、不求利,给个锦旗不过分吧。



陈静仪现在还记得当时陈近南听到曹玮这个说法时脸上那副阴沉的表情。一副恨不得想要杀人的模样,只不过这个要杀的人是他自己罢了。



这是前者的目的,而后者,则主要还是为了积攒根基。



陈近南到底是郑氏家臣。可郑氏已经证明了,就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而已。固守琉球一隅之地能有多大出路,等清廷腾出了手,大军压上,还不是个鸡飞蛋打的结局。



所以,想要进行长久而且可持续的斗争。就必须要扩大这个基本盘。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如今大航海时代的优势,让整个南洋成为他们的第二基地。



关键只在于两方面,一是金钱,二是舰队。



有了金钱就可以招揽流民、扩大生产、组织舰队。而有了舰队,就有了这个时代的地区海上霸权。



陆地上他们现在不是清廷的对手,可要是有一只足够先进的舰队在手,你让满清的军队下海试试?



在这方面,曹玮提出了很多让陈静仪震惊的计划。



比方说他觉得郑氏还是有些家底的,毕竟当年国姓爷家里是海盗出身,而且又经营琉球这么多年。



所以他直接提出了一个君主立宪制,把郑氏往上一架,直接可以学曹孟德来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



就琉球那个小朝廷,以陈近南的手段,其实不难掌控。问题只在于他想或者不想。



这就要看他自己了,毕竟曹孟德也不是一开始就想当魏王的。



在曹玮的嘴里,这是一个必要步骤。因为海上发展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后方的稳定。总不能说你这边带着舰队出征,那边一下子把你后勤给断了。那可就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



所以,除非陈近南不打算让反清复明这个大业成功,否则,他还真就必须要下这个决断才行。



而只要他下了这个决断,那么后面就好说了。



这年头,清廷也是刚入住中原不久,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可不算是远。人心思汉之下,有的是无辜百姓愿意为了保留汉家衣冠背井离乡。往日里只是没有这个条件,而现在陈近南则完全可以创造这个条件。



这些流民就是大生产和发展的根基。以汉家儿郎驱使南洋本地的土著,再加上南洋地区丰富的物产和资源,只要舰队在手,这就是一个稳定的大后方。潜心发展十年,不难攒出一波争天下的资本。



粮食、武器、人口,这才是争天下的资本。天地会、郑氏还有云南沐王府的那一套简直就是开玩笑。



把话说到这个地步的时候,陈静仪记得当时陈近南的脸色已经很难看了。似乎是胸中有口郁气待发,恨不得就是要破口大骂,但却兀自强忍了下来。



她虽然看不太懂曹玮的这一番建议,也不明白他的这番话对于陈近南这种古人来说是多大的冲击。但她知道,陈近南当时是犹豫了。



而犹豫就意味着某种程度上的心动,这对于一个只负责高谈阔论的演说家来说绝对是足够的了。



曹玮也是这个意思,所以他也是紧接着提出了内外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



于内,在发展壮大天地会农村势力的同时,也要清除那些不安分分子,同时搞搞天地会的老本行,刺杀。



当然,不是刺杀那些无关紧要的贪官污吏。而是把矛头直接对准清廷内部的权力矛盾。



说起这个的时候,曹玮当时很是不客气的嘲讽了陈近南一番。说他们天地会简直就像是康熙小皇帝的打手,真是什么对康熙有威胁他们就想办法干掉哪个,尤其是准备刺杀鳌拜的这个想法,简直比康熙的奶娘还贴心。



拜托,你是反贼,终极目的是推翻这个异族政府,而不是帮着人家稳定人家的权利统治。你去刺杀鳌拜有什么用,帮着康熙小皇帝执掌大权吗?



刺杀是个解决问题的手段没错,但也不是这么用的啊。真要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破坏清廷的稳定统治,那就应该直接一点,把目标放在那些所谓的八旗贵人上。



像是索额图这样积极靠拢康熙的才是最应该刺杀的对象。相反的,那些积极靠拢鳌拜的旗人反而应该是被放过的那一类群。



这叫做制造矛盾。即便说有人能猜出来这种手段,在此消彼长,鳌拜权势日益浓重,皇权日益动荡的情况下,他们也不会有什么握手言和的可能。



小皇帝担心重现当年多尔衮的情况,鳌拜也会怕步上多尔衮的后尘,所以他们只会说越发的猜忌对方。



而这就导致了,他们的绝大多数精力都会用在这个方面。自然的,对于地方的掌控力度就要开始下降。



而这就是扩大天地会影响和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机会。



此外,这还要结合第二步对外战略。



在第二步对外战略上,曹玮提出的是借南洋为根基,联合已经日渐颓废的西班牙、荷兰,同已经开始彰显霸主资质的不列颠相抗衡。



首先是鞭长莫及,这个年代的不列颠的确已经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成为了大海上的霸主。但要说它的海上优势,还远没有到后期日不落帝国的那个时候,自然就不要提对东亚有什么影响力。



而趁着这个机会,陈近南完全可以和现在势头还在的荷兰、西班牙乃至高卢合作。相信这些昂撒人的老对手也愿意遏制一下此刻不列颠的疯狂扩张。



这样,以南洋地区的资源换技术、换知识,完全可以迎来一波海上力量的疯狂发展。而只要再把触手伸到印度。不提占据整个印度,只要能把整个南印度掌握在手中。那么整个印度洋就相当于成了自家的澡盆子,铁桶一块之下,已然可以算是利于了不败之地。



这个时候,再回到内部战略。BiquPai.CoM



以整个印度洋的资源供给天地会,一边招兵买马,一边输入此时已经领先于东方的西方科技。结合华夏传统思想,以及曹玮告诉陈近南的那一套有思想、有文化、有纪律、有组织的理论体系,完全可以打造出一支战斗力强大的新军队伍。



这个时候,蓄势待发。就只等第三步战略可以实施的那个时机的到来了。



而第三部对内战略,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击一切需要打击的对手。看准时机,一波定鼎天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第三十七章 天下大势[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