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_后记(二十)隆武新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后记(二十)隆武新年[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无极小说吧] http://m.wj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至武宁三十二年(1892),大明人均寿命七十八岁,家庭年中等收入为二百两,家庭最低年收入为一百二十五两,国家工农总值四万六千亿,年财政收入达四百七十六亿两。



与之相比,齐国人均寿命同样七十八岁,家庭年中等收入三百四十两,家庭最低年收入二百两,国家工农总值两万八千亿两,年财政收入二百二十五亿两。



在两国之后排名第三的是唐国,其次是吉国、淮国、陈国、隋国、永国、定国和周国。



武宁三十五年,八十岁的朱迪鋁驾崩于燕山大定宫,庙号康宗,谥号元皇帝,太子朱先瀚继位,并于第二年改元“隆武”。



如今是隆武十五年(1910),不管是大明还是齐国,高铁和飞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的日常,网络和手机也成为了人们联系沟通的主要方式。



“又没网了……”



望着手里上面显示的5G,齐国学子之中的一名学子皱了皱眉头。



他长得很是英俊,身材也比旁边人高大许多。



在男性人均五尺六寸(179.2)的大明,青年依然高出了旁边人小半个头,恐怕身高不下六尺(192)。



四周不乏在看他的人,其中有男有女。



“朱观楼,你看旁边的人都在看你。”



学子之中,青年旁边的一个青年笑着与他交流,朱观楼听后却无奈一笑。



“好了,到北京了,可以下车了。”



在朱观楼笑之余,教习开始号召他们下车,朱观楼跟随同窗们下了车,车上的人这才恋恋不舍的收回停留在朱观楼身上的目光。



在下车后,朱观楼他们换乘了前去昌平天寿山的高铁。



在高铁上,旁边的青年不免羡慕的对朱观楼说道:



“唉,还是你们好,有宗室身份,可以去紫禁城里闲逛。”



“哪有这么夸张,没出五服的才行。”朱观楼哭笑不得,并解释道:



“况且,紫禁城每年不是对外开放一百八十天嘛,你大学毕业以后再来不就行了?”



“得了吧,我可不来,大明生活压力太大了,你没见网上他们自己人的吐槽?”青年摇了摇头,说着拿出了手机,刷出一个网站示意朱观楼查看。



在一个视频的评论里,不少人都在抱怨着大明的一些不公平现象,其中还有人向往齐国,说齐国多么多么好。



然而朱观楼看后却嗤笑道:“这群人以为去了齐国就好了,却不知道齐国的压力也很大。”



“那倒是……”青年本想收起手机,但是他往下一刷,刷到了一条很有趣的视频。



“那么到底是齐文王帮助了世祖武皇帝,还是世祖武皇帝给了齐文王展现能力的舞台呢?我认为是世祖武皇帝慧眼识珠……”



听着视频传出的声音,朱观楼皱了皱眉,不由偏过头去看了看:“说什么呢?”



“这家伙自嗨呢。”青年撇了撇嘴,说着把手机递过去,让朱观楼看评论区。



【净胡说,以齐文王的实力,只要他想,从天启十二年开始他就能自己做皇帝了。】



【呵呵……还舞台,没齐文王扶着他即位,他说不定都被李选侍那泼妇弄死了。】



【兄友弟恭?兄友弟恭的把人封去海对岸?】



【齐国给国朝擦了多少屁股了,多少国债被人家握在手里,分不清大小王?】



【评论区真是搞笑,任凭你们怎么说也没用,有本事让天津港的文王铜像直起腰板啊】



【网络用事实证明了,这个时代出不了齐文王这样的人。】



“无聊……”看着视频评论区人的争吵,朱观楼把手机还给了旁边的青年,但青年却忍不住说道:



“当年要是文王做皇帝,哪里会发生武狩内战和后来唐藩拥核威胁世界的事情?”



唐藩拥核,青年口中的这个事件是六十年前的事情。



当时齐国率先研制出了核弹,之后与大明互换技术,大明紧接着也拥有了核弹。



原本这并没有什么,然而一直扮猪吃老虎的唐藩却在两国宣布拥核十五年后突然宣布拥核,并认为宗藩应该捣灭欧洲。



此时,欧洲之中汉人占比已经达到了25%,因此还在监国的武宁帝并不同意,他认为长期下去,大明宗藩体系不用战争就能占领整个欧洲。



然而唐藩却执意要发射核弹,最后被齐国的导弹提前拦截。



为了妥协,还是监国的武宁帝决定将唐藩提升为宗人府的右宗人,这才让唐藩老实了许久。



现实中,事实也正如武宁帝所想的一样,欧洲很快被大明所同化。



到如今,汉人占据欧洲50%的人口比例,欧盟之中有近六成官员都是汉人。



尽管他们不是宗藩体系的一员,但和大明的关系也和宗藩差不了多少。



虽然不是事件的经历者,但朱观楼他们都在齐国时期参观过当时的许多修建防空洞,这些防空洞一直到今天还在不断加固和修缮。



“说到底都是资源不够导致的,现在全球四十五亿人口,光大明就有二十二亿,齐国八亿,诸藩和欧洲十五亿。”



“虽说前段时间宗藩航空局的‘天启号’已经登陆荧惑星(火星),但想要在荧惑星上面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过程,我估计未来三十年都不一定能成功。”



朱观楼说着前段时间“大明宗藩航空局”送人登陆火星的事情,但他对人类开发火星还是保守态度的。



“按照去年的联合研究所公报里显示,眼下全球富裕的生活只能维持到六十亿人口,一旦超过就会出现极大的国家贫富问题。”



“人口突破六十亿听着很久远,但顶多也就二十年左右罢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朱观楼他们乘坐的高铁已经停下。



下车时,青年抱怨了一句:“还是我们的磁悬浮高铁快一些,国朝的高铁终究太慢,四百多里路走了两刻钟。”



“国朝也在推进时速一千里的磁悬浮高铁了,估计用不了几年就能追上我们,下次来你也能在这边坐到磁悬浮高铁了。”朱观楼笑着调侃了一下。



随后,他们下车乘坐观光车,一刻钟后抵达了天寿山皇陵。



来这里的旅客有很多,世界各国的都有,但是无一例外都是说着大明的江淮官话。



朱观楼是齐藩三服,因此免去了买门票的手续,就静静地呆在景区里等着同窗们排队。



大明对于宗室的态度和改革,从弘光年间发生变化,所有出了五服的宗室子弟都被删出玉碟,但即便如此享受着宗室福利的五服子弟依旧有三十余万。



好在宗室子弟的福利来源于各国国王的内帑,加上各国国王早就开始放开治理权,因此民众对于宗室子弟倒也算不上仇视。



或许就连这套制度的创始人朱由检也不曾想到,宗藩体系居然能凭借放开治理权和科技带来的生产力,以此存在到这个时代。



治理权的放开,让百姓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内阁和六部身上,皇帝成为了一个拥有监察权的民众代表,不同的是,这个代表手里还有着军权。



这么多年来,想要推翻这套制度的人不在少数,但都被朝廷的科技和军事实力所碾压。



除非军队出乱子,不然很难推翻这个体系。



只是随着人口增加,人均资源变少,分配问题会被日渐放大。



日后的世界还能不能和如今一样稳定,这就让人不得而知了。



想到这里,朱观楼抬头看向了一座皇陵。



在那座皇陵的旁边,还存在着一座小一圈的皇陵。



望着那座小一圈的皇陵,朱观楼也忍不住在心底叹了一口气:



“文王殿下,您要是看到今天这局面,您会怎么想……”



后记(二十)隆武新年[2/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