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那些事_第144章 契丹官宣第三次南侵,两军对峙滹沱河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4章 契丹官宣第三次南侵,两军对峙滹沱河岸[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无极小说吧] http://m.wj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时,河北一带从六月开始下雨,到十月都没有停,百姓们不得不拆掉房子,用屋顶的椽子烧火做饭,把凉席切碎充当喂牛的草料,哪里还有多余的粮草来供应军需?



杜重威率领大军行走在泥泞中,部队移动缓慢,十分艰难,很多士兵还未到前线就已经病倒。北伐军正副统帅杜重威、李守贞在魏州会师后,继续向北推进。



“大军深入敌国,必须有足够的兵力。”杜重威不断给他的妻子写信,让她进宫向侄子皇帝请求增兵。石重贵深以为然,不仅把地方上的野战部队全都交付杜重威,甚至连汴梁的禁军都拨付到前线,也交给他统一指挥。



此时,所有皇家禁卫军,全都握在杜重威一人手中,京师几乎没有任何武装力量。



11月12日,杜重威率大军抵达瀛州,发现城门大开,城内寂静,空无一人。杜重威等人觉得蹊跷,不敢贸然进城。这时,后晋军得到情报,说瀛州守将已经弃城而逃,正往北方撤退。



于是,杜重威派梁汉璋率领两千骑兵追赶,结果不出所料,中了契丹军队的埋伏,两千人马全军覆没,梁汉璋阵亡。



“出师不利反被截杀大将,说好的内应呢,连刘延祚鬼影子都看不到?”杜重威知道中计了,急忙率军向南撤退。



当时瀛州长期备受契丹的奴役,好不容易盼来了官兵,下属的几个县自发组织起来,表示想要归降后晋,请求杜重威留下部分人马进行接应,镇守瀛州。



然而,面对满怀希望的瀛州人民,这个孬种杜重威只是“选择性”接应了他们中的妇女,还放了一把大火,把他们的房屋烧毁,一点都没有要收复故土的样子。



看着前戏已经进行地差不多了,场子热起来了,躲在暗处的耶律德光官宣:第三次南侵正式开启!



耶律德光率大军南下,从易州、定州之间直逼镇州。杜重威得到消息后,根本不敢去镇州,打算沿着冀州、贝州向南撤退,回到魏州防守。



“我已经发现契丹的弱点,此次他们南侵力量有限,只要我们兵力充足,完全可以击破。”彰德节度使张彦泽当时正驻防镇州,率军前来会师,他一再劝说杜重威前往镇州。



于是,杜重威改变战略,不再南撤,直向镇州。他命张彦泽为前锋,先一步赶往镇州。



镇州以南是滹沱河,上面有座桥连接南北交通,也是镇州与后方的咽喉要道。不幸的是,后晋前锋部队赶到时,契丹人已经占领了中度桥。



张彦泽二话不说,立即率部夺桥。契丹兵少,不敢力战,放火烧毁桥梁,退守北岸。



耶律德光确实也受到前两次战役失败的影响,第一次南侵,除了占领贝州外,并未占到太多便宜。第二次南侵,白团卫村战役中,后晋主力差点被围歼,在老天的帮助下又起死回生,侥幸取得胜利。



此次战役,耶律德光打得非常谨慎。他选择了烧毁桥梁,也是因为对这场大决战并没有必胜的把握,他不敢下令贸然迎战。



第144章 契丹官宣第三次南侵,两军对峙滹沱河岸[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