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_第23章 番货折俸?纯纯馊主意啊!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章 番货折俸?纯纯馊主意啊![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无极小说吧] http://m.wj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御书房中,寂静无声。



朱棣现在是觉得又好气又好笑,没来由地感到疲惫。



好不容易等着盼着,总算是把郑和给盼回来了。



而郑和也不负众望,的确是满载而归。



只是他带回来的却不是一船船的银子,而是难以处理的番货。



而且这一船船的番货,还他娘的有一大半是那些海外番商的!



咋滴,你帮人帮到底呗,顺便帮他们运货来大明谋利?



一想到这儿,朱棣就有些愠怒,恨不得给郑和一脚。



然而眼见郑和那又黑又瘦的沧桑模样,朱棣终究还是忍住了,甚至都没说出些苛责话语。



正当此时,太子朱高炽与汉王朱高煦联袂而来,顿时给了朱棣一丝希望。



在朱棣眼神提示下,夏元吉飞快地将眼下困境道出,以便太子与汉王了解此事。



片刻之后,朱棣便看向了大胖胖。



“太子,你怎么看?”



朱高炽斟酌了一下,这才小心翼翼地答道:“父皇,这个,儿臣想去码头看一看那些番话,再做决定。”



这个答案,朱棣并不觉得奇怪。



太子朱高炽监国理政一向老成,求稳是他的第一原则。



只是这个答案,朱棣并不满意。



眼下丢快火烧眉毛了,还等着你去一趟码头,看了之后再做打算。



无奈之下,朱棣只好将目光投给了汉王朱高煦。



“汉王,你觉得呢?”



朱高煦迎着众人的目光,先试探性地提出了一个建议。



“爹啊,据儿臣所知,郑和率大明宝船,巡阅到西洋各国直到古里,一路上都看到了各国收银获利,那是因为他们多采用征税之法。”



他口中的征税之法,其实就是商税。



而大明王朝现在,却是根本没有商税这个概念。



太祖朱元璋立国之后,他大力发展农业,不断鼓励人们开垦荒地,扩大种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帮助更多人脱离食不果腹的困境,成功使得大明的耕地面积扩大了上亿亩,养活了更多百姓。



但是,正因为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太祖朱元璋又制定了严厉的重农抑商政策,限制大明商业发展,将商人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避免商人流动性过强,为基层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甚至朱元璋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禁止民间进行海外贸易,也就切段了大明与世界各地的联系,限制了工商业发展,限制商品流通,也是为了重农抑商。



在这种大背景下,大明朝的税收主要是由农业支撑,根本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商税体系。



或者说,没有人重视商税背后隐藏的巨大利益。



朱高煦做出这次试探,就是想让朱棣重视起商税,以便充盈国库。



但他话音刚落,郑和却立马跳出来反驳。



“皇上,绝对不可!”



“我朝自洪武七年开始禁海,来朝贡使越来越少,眼下正是广加招徕、友睦邻邦的大好时机,臣以为眼下朝廷还是以暂不征税为好。”



朱棣听后,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毕竟在他的认知里面,还根本就没有商税的概念。



“怀柔远仁,才能万邦来朝啊!”



“郑和此意,深谋远虑,老二你这办法欠妥!”



朱高煦闻言摇了摇头,有些哭笑不得。



其实倒也真不能怪他们,即便是英明神武的永乐大帝,也会受到这个时代的局限。



“既然如此,郑和你可有什么办法?”



第23章 番货折俸?纯纯馊主意啊![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