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清闲人_第十三章李宽的郁闷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李宽的郁闷[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无极小说吧] http://m.wj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随后李宽把白糖和冰糖的制作方法扔到皇家投资行中。



糖的售卖比食盐的效果更好。



因为需要大量的原材料,需要甘蔗用来提纯,为此,很多世家都盯了上来。



再加上李世民这个多多少少是有点毒,他不在乎世家上来一起吃,只在乎世家有没有坑他。



他把制糖这条生意线从开头分到结尾。



专业技术掌握在皇族手中,他们吃卖糖加工的钱,原材料的钱让一部分世家吃,售卖又让一部分世家吃。



这样大家都跟着吃。



而百姓吃到了低价糖,对于生活有了期待。



这样大家都满意。



对于李世民这种政治妥协行为,李宽笑而不语,你会玩。



李宽表示有这个时间,我还不如看看我家地里的粮食。



其余时间就是赚了钱,买了一大堆砖石,又把劣质水泥技术点出来,给庄里的人把房子换了,把壁炉,把火炕加上。



这种行为被庄子里的百姓赞赏,被其他贵族鄙视。



就连李道宗都觉得奇葩,李孝恭看了都说一句,你这是做啥咧?又疯了。



李纲都忍不住问一句,你这无缘无故撒钱的行为是要干啥。



李宽则平静的回复一句,怕死,所以我要收买人心,顺带扶贫,反正我的钱也花不完。



这样的话让其他人表示无话可说。



秋收的时候,李宽庄子里的土地产量出来了,比别人家的多上半石,效果不是很明显。



不过李宽对此并不在意,给那些老农们发了一些奖金,觉得他们已经尽力,做的很好了。



不过,周围的其他百姓知道后都过来努力学习了一波,他们觉得,能多增加半石都是好的,粮食才是一切根基,一亩地多半石,我家有十亩地,那不就多了五石粮食。



长安城内的一些家族看到这个情况也有点心动,他们都有自己的庄户,都有大片的土地,对于这种精耕细作后每亩地能增产半石的结果有点心动。



他们心动,李宽看到了商机,然后售卖总结书,一本总结书300贯。



然后把沤肥的老农,种地的老农都招呼过来,说是给他们找了一份好工作。



一个沤肥老农配一个种地老农,租借给你们一年,到明年秋收结束,300贯,包教会。



干不干。



300贯的价格让很多世家退缩了,这玩意,有点贵啊,至于所谓的包教会,谁知道真假,所以有点纠结。



那些家族还在纠结的时候,长安,万年两个县先找了过来。



300贯一年是吗?你们有多少人,我们全包了。



非常的大气,大手一挥,我们全要,现场结算都行。



这一幕让李宽直挠头,这俩县,这么有钱吗?



实际上万年和长安两县的县令贼精无比,两人的想法也简单,我们需要功绩,只要做出足够的功绩,就能离开长安这个鬼地方了。



而要想做出功绩,那就得超出其他人,如果全大唐粮食都增产,那我们还算功绩吗?



不算的。



所以,全包,到时候明年我长安和万年两县土地增产,再疏通一下关系,那我们就能痛快的离开这破地了。



正所谓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



在长安城这种地方当县令太累。



李宽不管那些,他只知道一件事,自己赚了一大笔钱。



300贯,他抽走200,给那些老农留下100。



长安和万年县令的做法让那些世家安静下来,他们都知道二人是啥想法,所以他们想看看,这新式化肥和精耕细作的方法,到底能不能提升产量,如果是真的,那他们明年再去万年和长安两县请人就行了,何必去李宽那里花钱买。



看着这些人如此狗的作态,李宽冷笑一声,不让我赚你们的钱,那你们明年也别想好过。



李宽把李孝恭找来,开口就是:“王叔,听说你以前带过水军,那咱们家的水军船只可以出海吗?”



李孝恭点点头,这个是可以的,水军船只出海,还是可以做到的,海船技术他们也研究了。



“你要干嘛?”



第十三章李宽的郁闷[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