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_第107章 大清狗官(求订阅,求月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7章 大清狗官(求订阅,求月票)[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无极小说吧] http://m.wj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裕王福全一边逛着街,一边还在津津有味地打量着王忠孝的小妾杨小环。他今儿和王大头一块儿来正阳门外,一多半的原因就是为了小环这样的小N妈。



这个小环多好啊!比福全府里的奶妈可有料多了,如果养个这样的在家里,一定不会没有奶喝!



福全还听说这个杨小环也练过撂跤,经常陪王忠孝玩摔跤,想想都来劲儿。和这样的妞撂跤,不管输赢都高兴啊!



这位福大爷还听说杨起隆的好妹妹挺多,大部分都和杨小环一样丰腴.他正想着要和王忠孝当连襟的时候,郭金宝和王忠孝的声音就来了。



“福大爷,瑞信堂到了!”



这小子也不学好.王忠孝明明已经给他安排了绿营新军中军的差事,可他偏偏不乐意,非得厚着脸皮在粘杆处混日子。还说什么粘杆处离贵人近,容易升官。



后来被王忠孝逼得没办法,干脆把自己的老爹火药郭推出去当挡箭牌,让火药郭郭德全当了绿营新军中军的火器参将,还让自己的老爹收了的他的大舅哥李吉祥当徒弟什么传儿不传女的,都不管了!



配置火药的活儿又脏又累,谁真乐意学?有那功夫,还不如帮陪王爷去八大胡同行善积德呢



裕王福全抬头一看,顿时就是一愣,脱口而道:“哎呀,怎么那么多官呢?今儿什么日子?怎么那么多官都到瑞信堂门口排队了?”



原来在由杨三茶馆和附近的两排房子一并改建而成的瑞信堂门外,这个时候正有一大群的官员在排队。



“那么多官在排队存钱?这些都是.都是私通鳌拜的官儿?”福全接着又道。



他那张嘴也就是在康熙、鳌拜、布木布泰三个人跟前的时候有把锁,只要他们仨不在,那就是想啥说啥的主儿,这会儿直接就胡乱嚷嚷开了!



结果一大群正排队的官全扭过头来看他了,有几个还怼上了。



“你个小孩哪儿来的?你怎平白诬人清白?”



“就是,你家大人不管管?”



“是啊,景某高中之后一直在京铨选,怎么可能是鳌拜的奸党?”



“张某也是康熙六年的进士,在京铨选至今,连鳌拜的面都没见过.”



“唉,伱们还是进士,朱某只是个举人,三科不中,在京拣选数年,不知何日是个头啊!”



“姜某也是举人,在京拣选已经九年了,苦啊.”



“我也在京拣选八年了”



一帮大清官刚开始还怼了福全,可没一会儿就开始诉苦了。



而这时候福全、王忠孝才看清楚这些官都是些芝麻绿豆,大多是七品、八品的,也有几个六品官,甚至还有一些是穿着举人官服的。



这些官一看就倒霉,肯定没什么钱,官服的材质自然很差(清朝的官服通常是自己准备的),陪着他们排队的跟班也不多,大部分官都是形只影单的。



其中几个看上去还面有菜色,体态消瘦。这年头大清朝还没流行洋药,这副模样的官不是有病,大概就是经常吃不饱吧?



郭金宝这个老北京笑着凑到了裕王福全身边,一脸鄙夷地指着那群落魄官儿道:“王爷,这些都是在京等候铨选、拣选的芝麻绿豆,应该是来瑞信堂借高利贷的。”



“哦,原来是一群穷官啊,晦气!”裕王福全显然也瞧不上这群来瑞信堂借贷的官,骂了一句之后,就晃着身子往瑞信堂里头走去。



跟在福全身后的几个王府护卫马上如狼似虎般冲在前头,挥舞着手里的拳头吓唬那些穷官道:“闪开,闪开好狗不挡道!这是王爷!谁要冲撞了王爷,这身官皮就别要了!”



那群官一听福全是王爷,再看看福全的气质和跟着福全的王忠孝的卖相,一个个全矮了半截,都跪在积雪都还没融化的地面上给福全叩头请安。



被人骂成狗还那么低三下四,这个狗奴才相.也别和宋朝的文官比了,和明朝那些动辄就给打屁股的官相比,那也差太多了。



不过已经到大清快两年的王忠孝,其实是很理解这些狗官的难处的。



宋朝的官有高薪养廉,明朝的官有很大的免税特权,所以有不少投献寄进的收益,都是有钱的主儿。



而清朝的官,准确的说是大部分的汉员狗官,就是一个字儿——亏!



真是当狗有风险,入仕须谨慎!



现在还是康熙初年,大清朝还没怎么开捐班,所以这些官都是有功名的,不是进士就是举人——根据清朝初年的制度,举人只能参加三到五次会试(远省三科、近省五科),考不上就只能参加吏部拣选碰运气。



而那些特别走运中了进士的,虽然都能授官,但有官不等于有缺。大部分中了进士的官都得经过漫长的候选和候补,最后才能得到一个实缺。



这个候选(拣选)和候补是两道关口,其中京官只需要候选(拣选)即可,选上就有缺了。但是京官清苦,对于在北京没门路没产业的汉员尤其如此。



而地方官则需要先由吏部铨选(拣选),选上可以得一个候补官,然后再去地方上继续等。



据王忠孝所知,眼下大清朝的正经进士出身,从高中到补上个县令,平均耗时八年!



八年啊!抗战都胜利了,这帮清朝的进士就在等一个县令的缺.当然了,八年等个县令好像也挺值,但是根据清朝的制度,候选、候补官都是没有俸禄的。



更惨的是,候选得在北京候,候补得去省城候。



北京什么开销?省城什么开销?



而且当官有当官的体面,各种交际,各种迎送,各种应付,都是要花钱的。



而当了官也不再去打工,一个进士及第的候选官去通州运河码头上扛大包能像话吗?工都不给打,要饭就更不可能了.堂堂朝廷命官去要饭,那丢得可是朝廷的体面。



另外,好不容易捞到个缺也不等于就能安安稳稳一辈子。



因为大部分官职都是有任期的,短则三年俸满(到期了),长则五年俸满,俸满之后又要回京铨选.又没钱拿了!



除了到期俸满之外,还有死老爹、死老妈后回家当三年孝子的问题。守孝是没俸禄的,守完孝起复后,还得再去回京铨选.还是没钱拿!



第107章 大清狗官(求订阅,求月票)[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