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_第118章 大明临时朝廷(求订阅,求月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8章 大明临时朝廷(求订阅,求月票)[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无极小说吧] http://m.wjxs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清康熙九年,七月中旬,江苏,苏州。



苏州的街道,终于在清冷了一些日子后,再一次变得熙熙攘攘起来了。除了几座正在修复的过了火的衙署和人们的心中之贼,发生在一个多月前的“平江暴动”仿佛没有在这座天下第一等繁华富裕之乡留下任何痕迹。城池内外的河道上依旧船来船往,热闹异常。来自各地的客商和习惯了繁华的苏州人依旧在街道上摩肩接踵地涌动。遍布大街小巷的茶馆,依旧人声鼎沸。人们一边品着茶,一边听着书,一边还在高谈阔论着什么。而他们的谈话内容,则会时不时地涉及到一个多月前的那场暴动!



在苏州城内最繁华的阊门内一带,一座距离河道不远的三层茶馆的大厅里面,在一片喧嚣嘈杂声中,最热门的话题,则是康熙皇帝的“贞节牌坊”——就是那位住在拙政园里的“跷脚三太子”。



“听说了吗?北京的小皇帝要封跷脚三太子当王了!”



“绝对骗人的,大清的小皇帝狠得不得了,这些年杀掉的三太子总有二三十个听说当年崇祯皇帝家的老大落在他手里,也一刀一刀剐了,哪里还能容得下这个跷脚三太子?我看啊,跷脚三太子还是抓紧时间享享福。”



“嘿嘿,还享什么福你们知道吗?跷脚三太子老早就病倒了!”



“生了什么毛病?”



“还能是什么毛病?还不是.吃坏东西了!”



“吃坏了?怎么不小心一些?”



“小心什么?吃坏东西总比一刀一刀杀要强吧?”



“也是的,看样子这个跷脚三太子是当不上王了.”



“本来就当不上的!”



“嘘,轻声点”



而在这处茶馆的另一角,几个穿着短衣的茶客,正聚在一起说着一本最近在苏州城内传得到处都是的反书——《天下为公论》的事儿。



“你们知道吗?三太子如果得了天下,就要实行均田,你们知道什么是均田吗?”



“知道,知道,就是把天下的田土分给种田的穷人”



“三太子那么好吗?还想到种田人?”



“那是老规矩了,历朝历代开辟的时候都要分一次的本来闯王,不,是闯贼也要分的”



“那大清为什么不分田?”



“大清这个.也分了,不过不是分给汉人穷人的,而是分给他们自己人的!”



“唉讲这些有什么用?跷脚三太子已经被他们捉牢了,很快就要害死了!”



“要害死了?不是说要封王吗?”



“封王?那是在立牌坊”



“小声点,不要瞎讲!小心隔墙有耳!”



此时此刻,就在这座茶馆的隔壁,一所刚刚被瑞信堂盘下来的,准备改建成瑞信江南总号的饭馆的二楼,一场必将名流史册的天地会总舵会议,正在秘密召开当中!



参加这场会议的天地会成员有王忠孝、陈永华、王忠义、王忠贤、朱慈炯、王雷勇、余海涛、何天然、常明月、张二十一、吴元益总共十一人。虽然只有十一人,但是代表性还是挺广泛的。其中王忠孝、王忠义、王忠贤代表的是天地会直隶分舵。陈永华、常明月、朱慈炯、张二十一代表的天地会江南分舵。而王雷勇、余海涛、何天然和吴元益,则代表天地会的云贵分舵。



唔,四舍五入一下,就能代表全天下了!



而这次会议要讨论的问题就是两个,一是完善天地会的组织。



现在的天地会已经有点做大做强的意思了,所以组织建设也得及时跟上,可不能搞得和历史上那个帮会天地会一样缺乏凝聚力。必须得确立全会服从总舵、下级服从上级的纪律。



而且,天地会现在是秘密活动的,所以必须有严格的保密体系。天地会的名号可以到处传播,但是天地会的组织必须隐藏起来。上下级之间最好单线联系,平级之间尽可能不要见面。分舵、总舵更要受到严格的保护。



另外,天地会也需要宣传自身的主张,还需要联络各方势力,还得筹集革命经费,所以就得建立一些接受天地会控制的附属组织。



根据王忠孝的建议,目前天地会需要建立的附属组织有三类,一类是维新学会之类打着“学会”名头的组织。天地会的主张偏向底层,更注重发动底层进行革命。而维新学会则是针对中层的,也就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注重宣传新儒学。



第二类附属天地会的组织就是为天地会获得筹集经费的“南北总商堂”——这其实是三个商号,分别由天地会的直隶分舵、江南分舵和总舵负责运营。其中南商堂由天地会江南分舵的分舵主陈永华担任堂主,对外称“近南堂”。



北商堂由天地会直隶分会的分舵主杨起隆担任总堂,对外称“通北堂”。



至于天地会的总商号,当然由天地会总舵的“军师”王忠孝(天地会总舵主是朱慈炯这个傀儡)直接控制了,称为“三合堂”。



这三大商行的主营,其实都是水运。



毕竟杨起隆、常明月这些借着罗教香堂为掩护搞反清复明的前朝遗忠的基础都在运河上——历史上的漕帮、清帮,大约就是他们的徒子徒孙。



至于陈永华这个“洪门祖师爷”,干脆就是海贼出身,搞走私那是熟门熟路!



所以依托漕运和海上走私发展天地会的经济组织,既可以拉人头,又能赚到钱,可谓是一句两得。



而第三类附属组织可就厉害了,叫做“大明行朝廷”!



就是一个到处溜达的临时的大明朝廷!



“什么?要开朝廷了?王军师,是不是太急了一点?”



“就是啊,王军师,咱们现在连一块地盘都没有,怎么就开朝廷了?”



“是啊,王军师,大明太祖皇帝当年用得上‘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咱们现在就开朝廷会不会目标太大了?”



王忠孝刚一提出开朝廷的建议,马上就有与会的天地会会员提出不同意见了。



王忠孝笑着看了眼天地会名义上的一把手,朱三太子朱慈炯,发现这位脸上已经浮出了那么一些期待的表情了。这位好像是有点“血脉觉醒”了,对于反清复明的事业明显有兴趣了。



“朱总舵主,您怎么看?”王忠孝干脆把皮球踢给了朱慈炯——根据王忠孝提出的建议,以后大家在组织里面不要称呼字号,更不要直呼其名,而是一律用姓氏加上在天地会职务。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部分组织被官府破获的情况下,天地会的高层不容易暴露。



所以在天地会的文件上,今儿在座的各位就是朱总舵主、王军师、陈副舵主、王香主、吴香主、常香主等等的。



“开个朝廷其实也挺好的,”朱三太子笑道,“扯个虎皮当大旗嘛!咱们要反清复明,那就得和各方豪强打交道。如果咱们不办个朝廷,那咱们手里的大义名分要怎么用?总不能封吴三桂当个什么天地会分舵主吧?至于没有地盘.这也没什么,想当年汉献帝不也没地盘吗?他不也有个东汉朝廷?要不我就来个明献帝?”



行啊!



王忠孝点了点头,心说:伱个朱三太子行啊!已经知道当献帝有多香了吧?



想到这里,王忠孝又看看陈永华从苏州知府衙门“捡”来的那个吴元益——这货也是个有气运的,明明是跟假朱三太子混的,结果糊里糊涂就被真朱三太子捡了去参加革命了!



第118章 大明临时朝廷(求订阅,求月票)[1/2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